福建疾控:高考后警惕“19岁现象” - 各地动态 -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
返回主站首页RSS订阅 |  
各地动态
福建疾控:高考后警惕“19岁现象”

上传时间:2024-06-17 20:48:00文章来源:福州晚报

近日,福建疾控发布提醒:随着高考的结束,学生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悄然增加,家长和学生务必要提高警惕。

漫长放松的暑假,父母的放手,荷尔蒙的高水平分泌,好奇与冒险的心理,酒精的麻醉,新型毒品的尝试,不良行为伙伴的影响,陌生人的诱骗……都可能成为高考后青年感染艾滋病的促进因素。

据报道,在深圳市2021年1月至10月报告的29例学生艾滋病病例中,有10人为19岁;大部分学生首次高危性行为发生在高三和大一。这个时间段的学生多为十八九岁,好奇心强,因此媒体常常呼吁警惕“19岁现象”。福建省疾控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在工作中也遇到过多名学生是在高考结束的这个暑假感染的。

作为学生,要学会自我保护。一定要多学习艾滋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和保护技能,识别并远离风险,守护好自己的健康。此外,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交友需谨慎,忌过量饮酒,晚上9点前回家,结伴而行,避免独处,穿着得体,警惕新型毒品。

目前,福建省提供艾滋病暴露后预防用药的医疗机构有: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、厦门市第一医院、泉州市第一医院、宁德市闽东医院。此外,一些互联网医院也提供暴露后预防服务。

  • [字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]